首页 资讯 正文

618消费维权数据报告出炉:消费者“退差价”诉求最集中

体育正文 98 0

618消费维权数据报告出炉:消费者“退差价”诉求最集中

618消费维权数据报告出炉:消费者“退差价”诉求最集中

数码家电消费投诉量大、消费者(xiāofèizhě)呼吁优化“国补”“价保”体验

人民网“人民投诉(tóusù)”平台发布“618”消费维权数据报告

2025年的(de)“618”年中大促落幕。促销周期超1个月(yuè),平台/商家(shāngjiā)摒弃“卷低价”,主打“简单让利”,拼服务、拼技术、拼效率……在电商行业整体寻求突破(tūpò)增长瓶颈,重塑健康、更可持续生态的背景下,今年您的“618”消费体验是否更简单省心了呢?

人民(rénmín)网“人民投诉”平台(以下简称“人民投诉”)对5月13日至6月20日平台用户消费维权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,今年“618”消费维权热点持续聚焦两大(liǎngdà)关键词——“国补”及“价保”,“假低价”“超长预售”等(děng)老(lǎo)问题逐步得到解决,数码家电品类投诉量最多,消费者退差价(chājià)诉求突出,AI全方位渗透带来维权新考验。

“618”消费维权数据(shùjù)透视——

数码家电类投诉量最(zuì)多、消费者退差价诉求突出

据“人民投诉”统计,“618”大促期间平台共收到13926条(数据统计从2025年5月13日-6月20日)投诉信息。整体来看,消费者的(de)消费习惯更趋于理性,对促销操作方式的便捷性诉求(sùqiú)更高了。在(zài)这个趋势(qūshì)指引下,各大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地告别“凑单(còudān)满减”,直接立减直降、优惠券/补贴即领(jílǐng)即用,让消费者享实惠更简单,逐步解决“算不清”“买早买贵”等痛点。

从大促期间(qījiān)“人民投诉”投诉量曲线变化分析,消费投诉量从5月中旬预热期开始(kāishǐ)显著攀升,并延续至活动正式(zhèngshì)期,期间波动相对(duì)平稳(píngwěn)。6月随着大促进入高峰期,特别在6月17日投诉量陡增达到峰值,订单集中爆发,物流(wùliú)延迟、系统卡顿、优惠券失效、售后响应等问题集中暴露,导致投诉激增。6月18日-20日投诉量回落,但仍高于前期均值,说明促销结束后的退换货纠纷、售后响应滞后等问题持续。综合(zōnghé)来看,平台虽简化了促销规则,但投诉量在关键节点(jiédiǎn)仍骤增,表明消费者对优惠透明度和履约效率的要求提升。

今年以旧换新(xīn)政策(zhèngcè)“提质扩容”,数码/家电领域产品“换新”消费活力显著,但在(zài)“618”期间,也成为投诉(tóusù)量最大的品类。“人民投诉”数据(shùjù)显示,从消费品类投诉占比看:家电数码(41.5%)、旅游产品(18%)、服饰(16.4%)问题较多,其余依次为美妆(10.1%)、生鲜/食品(7.2%)、家居/家装/厨卫(3.5%)、快递(kuàidì)/物流(2.5%)等。

消费渠道(qúdào)投诉占比则(zé)为:传统(chuántǒng)综合电商36.5%、短视频/直播电商30%、即时零售平台17%、线下门店10.6%、社交电商/私域流量5.9%。

“人民投诉”平台案例:网友用户02203178投诉,5月14日在某(mǒu)电子品牌(pǐnpái)自营旗舰店(qíjiàndiàn)使用“国补”购入智能手表,快递员提出“‘国补’商品须现场拆封并激活”。之后售后同意退货申请并上门收货,现卖家以商品已(yǐ)签收、撕毁封条、激活等理由拒绝七天无理由退换货(tuìhuànhuò)。

“人民投诉”观察到,数码/家电(jiādiàn)消费投诉攀升,服务响应速度和退款效率成为消费者(xiāofèizhě)的主要痛点。超长促销周期导致订单量激增,物流运力承压,配送(pèisòng)时效和包裹完整性难以保障。直播带货中夸大功能或(huò)隐瞒(yǐnmán)瑕疵,导致“货不对板”问题时有发生。售后安装问题、性能不达标等服务欺诈频现。消费者对保价规则不满,部分平台“先涨后降”或拒绝(jùjué)履行保价承诺。

“618”期间,折扣好价撬动消费潜力的(de)同时,售后(shòuhòu)服务也成为网友投诉最集中的问题(wèntí)。主要体现在直播间/百亿补贴/国补/价保商品因质量问题、拆封/试用、货不对板、虚假宣传退货退款(tuìkuǎn)难,且在手机/平板/电脑硬件/智能手表/相机等数码产品、以及家电/家居厨卫/美妆服饰等品类多发。商家(shāngjiā)常以“已安装、激活、官方检测不影响使用”等为由拒绝售后。同时,退款流程效率(xiàolǜ)低(dī)、客服响应速度慢(màn)、消费者退货时被商家指控“调包”、物流环节包装破损等问题也被吐槽。

“人民投诉”平台案例:用户10957064投诉,在电商平台百亿补贴商家(shāngjiā)购买马桶(mǎtǒng),6月6日安装后发现马桶毫无(háowú)吸力,小便都无法冲下去,与宣传的强大吸力完全不符。与商家协商,对方非要上门(shàngmén)维修,而(ér)我想要退货退款,商家拒绝。平台承认商家产品质量问题,上门拆除和运费应由商家承担。但平台处理需要3-4天,每天客服(kèfú)都说在走流程,只能催促。

同时,“人民投诉”梳理用户留言内容,售后、质量(zhìliàng)、价保、国补、退货退款、直播间(zhíbōjiān)、货不对板、活动欺诈、虚假发货、平台监督、快递物流(wùliú)等成为维权高频热词。

“人民投诉”观察到,本次“618”购物节期间,消费者的最多诉求(sùqiú)就是退款退差价(chājià)。其中,退差价诉求占(zhàn)比为21.5%、退/换货占比为20%、按时(ànshí)发货占比为15.1%、平台监督占比为13%、退“国补”资格占比为9%、客服响应占比为7.2%等。

“人民投诉(tóusù)”平台案例:网友用户90192615投诉,5月13日在某家具旗舰店(qíjiàndiàn)2042元购买衣柜,并购买90天价保权益。商家6月1日上门送装。5月31日发现商品降价为1876元,当时拍下订单截图为证据(zhèngjù),差价166元。店铺和(hé)平台均以7天价保拒绝退(tuì)差价,这与店铺90天价保权益违背。

“人民投诉”分析,大促周期延长,不(bù)同平台、直播间及店铺(diànpù)分阶段推出差异化折扣(zhékòu),极易出现同一商品在不同时段或(huò)渠道出现价格波动,消费者购买后短期内遭遇降价,心理落差引发退差价诉求。商家(shāngjiā)虽承诺保价服务,但实际执行中存在漏洞,如保价期限(qīxiàn)较短或以“不包含优惠券”“直播专享价”等限定苛刻条件。而电商平台对商家保价承诺的监督力度(lìdù)不足,导致商家随意调整价格或设置隐形门槛情况多发。

“618”消费维权热点(rèdiǎn)聚焦两大关键词——

“国补”消费(xiāofèi)退货退补难、“价保”规则漏洞频现

今年“618”期间,在提振消费的大背景下,“国补”政策、地方补贴(bǔtiē)、电商平台补贴、商家补贴等多重补贴叠加发力,对促消费、增加消费信心(xìnxīn)起到(qǐdào)积极的帮助。但(dàn)同时,“人民投诉”梳理网友留言发现,使用“国补”消费过程中,存在一些典型的“卡点”:

用户投诉“618”大促期间使用“国补”消费中遇到(yùdào)的典型问题。(“人民投诉”平台截图(jiétú))

如电商平台系统bug,“国补”领取/使用流程“不畅”;领完“国补”券后付款(fùkuǎn)没按优惠扣款;“国补”订单被商家擅自无故取消(qǔxiāo),或(huò)拒绝发货;“国补”商品需拆封激活拍照签收;签收商品后发现(fāxiàn)质量问题,商家以“国补”为由拒绝退货退款;“国补”订单不可价保;退款不退优惠券(yōuhuìquàn)、“国补”资格等等。

还有不少网友吐槽,“国补”领取操作流程有点“复杂”,虽然可防范(fángfàn)“套补”行为,但对部分(bùfèn)智能操作不熟的老年群体可能不甚友好,会降低他们的参与(cānyù)积极性。

价保服务作为电商平台(píngtái)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一项措施,今年(jīnnián)“618”期间,一些平台通过设置“最低价校验机制”、超长价保、上线(shàngxiàn)“售罄加购”功能等手段强化价格信任感,提升价保的执行力、履约率。但“人民投诉”观察到,平台上涉价保的投诉量仍然(réngrán)居高不下——

用户反映“618”大促(dàcù)期间平台(píngtái)/商家价保承诺不兑现乱象多发问题。(“人民投诉”平台截图)

网友反映,“平台以‘过7天保价期、保价规则只针对店铺售价(shòujià)不含平台券’为(wèi)由不给保价”“客服(kèfú)诱导尽早买,结果早买买贵了,无法退差价”“百亿补贴订单页面写着长时间保价,商家却回应只有在支付后24小时内有效”“商品(shāngpǐn)(shāngpǐn)页面标注‘保价618’,降价后却以‘百亿补贴’/‘国补’为由拒赔”“平台购买手机(shǒujī),七天价保期内降价了200元(yuán),还没来得及申请价保就已涨价,而后商家又再次降价246元”“平台在活动结束(jiéshù)后下架原商品链接并重新上架低价版本,消费者(xiāofèizhě)无法追溯差价”“平台要求消费者自行提供降价截图等证据,但部分页面限时降价或修改后无法追溯”等。

不少消费者吐槽——价保期间的商品价格像“过山车”,变动过于频繁,很难把握,“也(yě)不能每天(měitiān)盯着刷价格”;部分商家刚过价保期就降价(jiàngjià),也有“恶意”之嫌;未收到平台任何关于价保、降价的提醒。对此,网友呼吁(hūyù),平台系统可设置智能推送“近期降价通知”功能服务,让(ràng)消费者有更透明的价格变动预期。

电商购物节消费维权(wéiquán)趋势展望——

“假低价”等老问题逐步(zhúbù)得到解决 AI全方位渗透带来新考验

“人民(rénmín)投诉(tóusù)”观察到,不少消费者(xiāofèizhě)坦言今年“618”明显感受到直播间里“全网最低”“买贵赔十”等口号比往年少了。“人民投诉”数据显示,“全网最低价”相关投诉量较2024年下降(xiàjiàng)75.2%。

“人民投诉(tóusù)”分析,如(rú)今,各大电商不再简单“拼低价”,而是着力优化平台规则,强调物流时效、保价周期、售后无忧等差异化服务,如“超长价保覆盖全周期”“半日达”等提升现货(xiànhuò)配送效率,意在引导整个行业生态更健康、更良性地协同发展(fāzhǎn)。另外,全年促销常态化削弱了“618”的价格敏感度,消费者不再将(jiāng)低价视为唯一(wéiyī)决策依据,更关注商品品质和配送效率。

低价欺诈投诉减少是电商(diànshāng)平台规则去(qù)泡沫化、监管技术落地、消费理性觉醒共同作用的结果。电商生态正(zhèng)从“价格内卷”向“服务竞争”转型,未来需警惕新型变相欺诈(如AI换脸(huànliǎn)直播虚构折扣),巩固跨平台比价机制和治理成果。

另一个(yígè)明显的变化就是,主流电商平台淡化/取消预售(yùshòu)模式改为现货直接销售(xiāoshòu),避免了往年“预售不退货”“尾款涨价”“定金(dìngjīn)不退”“超长预售期”“预售价比现货价更贵”等(děng)维权痛点,减少了因预售引发的虚假/延迟发货、定金不退、强制砍单等消费纠纷。“人民投诉”数据(shùjù)显示,今年“618”期间,“预售”“尾款”“定金”等关键词投诉量较2024年下降58.1%。

“人民投诉”分析,一方面“半日达”“次日达”服务提升了现货配送效率,消费者无需(wúxū)等待预售(yùshòu)(yùshòu)商品即可快速收货,预售需求下降(xiàjiàng)。一方面平台(píngtái)简化(jiǎnhuà)促销玩法,消费者无需提前支付定金即可享受优惠价,降低了因规则不透明导致的误解和投诉。再者,多数平台承诺“618”期间订单自动保价至活动结束,消费者也无需依赖预售锁定低价。

从监管与技术双重约束层面,2025年多地监管部门要求预售资金通过区块链等(děng)技术全程监控,平台(píngtái)也利用大数据识别“先涨后降”等价格(jiàgé)欺诈行为,通过算法监控虚假促销。

“人民投诉”预测,从智能客服、个性化推荐到(dào)动态定价,AI将与购物节(jié)深度融合,但可能因“算法(suànfǎ)黑箱”或AI误判(如价格歧视、推荐失误)引发消费者投诉。虚拟主播占比提升,但消费者可能因互动(hùdòng)真实性不足(bùzú)或虚假宣传(如AI过度美化商品)对其产生信任危机。二手电商融入大促,二手商品交易量增长,但鉴定标准不统一、售后责任(zérèn)模糊或成投诉热点。监管穿透式管理强制直播间留存全量数据,虚假人气(rénqì)、刷单等灰色操作(cāozuò)空间被压缩,但商家可能转向更隐蔽的“软性诱导话术”打(dǎ)擦边球等,这些都或将成为消费者新的投诉维权热点。

618消费维权数据报告出炉:消费者“退差价”诉求最集中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